中华文明复兴关键在于提升孔子思想
孔子说:“天下国家,可均也;爵禄,可辞也;白刃,可蹈也;中庸不可能也。”意思是:天下国家可以公正地治理,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受,雪白利刃可以踩踏而过,但恪守中庸之道却很难做到。孔子把“中庸之道”看成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理想境界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。
两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时期,孔子能提出做人做事都要避免过犹不及和力求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,已经达到了当时登峰造极的境界。在人们普遍采用定性思维模式的春秋时代,孔子已意识到无论做任何事,都应当将行为控制在适度范围,就是说孔子已经在探索定量思维的模式。
在孔子去世后的两千五百多年里,其学生和学者对孔子思想没有太大突破,所做的主要是解释和实践等工作。时至今日,我们对事物的意识仍然没有超越春秋时的孔子,总在定性思维模式中转来转去,争辩和论证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,没能实现由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突破。
两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时期,孔子能提出做人做事都要避免过犹不及和力求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,已经达到了当时登峰造极的境界。在人们普遍采用定性思维模式的春秋时代,孔子已意识到无论做任何事,都应当将行为控制在适度范围,就是说孔子已经在探索定量思维的模式。
在孔子去世后的两千五百多年里,其学生和学者对孔子思想没有太大突破,所做的主要是解释和实践等工作。时至今日,我们对事物的意识仍然没有超越春秋时的孔子,总在定性思维模式中转来转去,争辩和论证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,没能实现由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突破。
26 个回复
人类发展进步图
赞同来自:
如果说物质是能下蛋的鸡,意识是能孵鸡的蛋的话,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就好理解得多了。从生物进化的过程来看,能下蛋的鸡和能孵鸡的蛋是同时产生的,他们是生命的一个循环链,在没有人为克隆的条件下,这样的鸡和蛋是同生共存的,也就是说他们既没有先后之别,又没有轻重之分。对人类来说,物质和意识也同鸡和蛋一样是同生共存的。因为有意识的人是物质,物质又是一个意识概念,而且有意识的人才能有物质这个意识概念,所以从本质上来讲,有意识的人和他对物质的意识是同生共存的。我们争论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,和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,都是毫无意义的。
同理,如果我们把唯心主义比喻为男权主义,唯物主义比喻为女权主义。那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,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是我们认识人权的两个方面,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,为什么要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起来,斗个你死我活。这就像把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对立起来一样。在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斗争中,只有男人把所有的女人都杀光了,男权主义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;反之,只有女人把所有的男人都杀光了,女权主义才会取得彻底的胜利。这样的斗争会有什么结果呢?这样的斗争是不是我们在自取灭亡?这样的斗争是不是愚蠢之极!
《人类发展进步图》是全新的思想体系。到目前为止,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一张图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囊括其中,该图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达到了这一目的,可以形象的比喻为“人类发展进步的元素周期表”。
许利群
赞同来自:
方便姐
赞同来自:
李一恪
赞同来自:
艹泥马皇族
赞同来自:
公孙燊麟
赞同来自:
孔老二也不能代表中华
元老院收税者
赞同来自:
千鬼靥
赞同来自:
三叔q
赞同来自:
神农架野人70
赞同来自:
!!
德丨众妄之所绕
赞同来自:
双鱼我爱李逵
赞同来自:
在世诸葛转
赞同来自:
Mo_无欢
赞同来自:
许利群
赞同来自:
请各位看看墨子、商君书后,再来评论儒吧!
美食在前,抱着糟糠不放,硬说好吃,只能说是脑袋有问题了!
人类发展进步图
赞同来自:
[已注销]
赞同来自:
[已注销]
赞同来自:
说散就散
赞同来自:
这不科丿学
赞同来自:
这不科丿学
赞同来自:
649403046
赞同来自:
649403046
赞同来自:
649403046
赞同来自:
人类发展进步图
赞同来自:
一个人在2013
赞同来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