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墨子》感想
一直在读古代经典,最近终于读完《墨子》,有感而发。
论及逻辑之严密、辩论术之高超,墨子远超孔子、韩非子、老子和庄子。儒家学者被批驳得心悦诚服,精神领袖孔子被讽刺轻视到了近乎跳梁小丑的程度。伟大的工程师鲁班被墨子教育得服服帖帖,连战争顾问都不做了。
语言一看就是科学家的风格,严谨务实。《墨子》应该是百家里语言最朴实的作品。可以前看另外的诸子百家书籍,评论说文采最好的墨子为了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,刻意放弃了华丽辞藻。这也的确符合科学家的思维模式 。
当大家都陶醉在庄子缥缈的精神世界,列子玄幻的神话传说,韩非子的铁血野心,孟子的远大理想,老子的安然平淡,墨子,却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支教教师,揣着核物理博士文凭却耐心教授小学思想品德和基础算术。
墨子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太过理想主义,兼爱非攻的主张即使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罢了。而孔孟的道德观、韩非子的管理理念,已经渗透进中华文化的血脉里。墨子没有提出如何实现他的主张,只是给出了一个宏观远景。
至于技术方面,墨子无可匹敌。他在科学和军事防御上的论述如此详细,叹为观止。
然而,思想比技术更重要。墨子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守城术上,对道德和政治的论述还不够充分,他的学生们很明显继承的军事技术多过思想。
即使没有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,我认为墨家最终也会没落下去。墨家缺乏一种能够把子弟团结起来的思想纽带。儒家始终坚持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生活方式,墨家区别于儒家的只剩缺乏稳定性的兼爱,自然从开始就有被儒家吞并的趋势。
不仅墨家,法家也事实上被儒家吸收,特别是通过荀子及李斯的努力。而自私自爱的杨子学派看起来被儒家道家吸收了自爱自尊的学说。
墨子最令我感动的就是《公输》篇,墨子不发一箭不死一人地化解战争,拯救宋国,最后却不被宋国人感谢,所谓——善战者无赫赫之功。
虽然墨子的学派没有了,但是墨子的主张还在流传,恰如墨子面对被宋国人拒之门外、泰然淋雨的表现那样,只要主张得以实现,学派还有没有,子弟是不是专一,还有什么必要呢?
读完《墨子》,区别于其他百家作品,我想象出一幅墨子的清晰画面:
穿着补丁衣物,蓄着长长胡须的清瘦老人,带领弟子们躲在屋檐下狼狈避雨,表情却很坦然,呵呵笑着,明亮的目光穿透朦胧的雨帘。
墨子怎么说也是一位不拘于现实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理想主义者。
论及逻辑之严密、辩论术之高超,墨子远超孔子、韩非子、老子和庄子。儒家学者被批驳得心悦诚服,精神领袖孔子被讽刺轻视到了近乎跳梁小丑的程度。伟大的工程师鲁班被墨子教育得服服帖帖,连战争顾问都不做了。
语言一看就是科学家的风格,严谨务实。《墨子》应该是百家里语言最朴实的作品。可以前看另外的诸子百家书籍,评论说文采最好的墨子为了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,刻意放弃了华丽辞藻。这也的确符合科学家的思维模式 。
当大家都陶醉在庄子缥缈的精神世界,列子玄幻的神话传说,韩非子的铁血野心,孟子的远大理想,老子的安然平淡,墨子,却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支教教师,揣着核物理博士文凭却耐心教授小学思想品德和基础算术。
墨子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太过理想主义,兼爱非攻的主张即使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罢了。而孔孟的道德观、韩非子的管理理念,已经渗透进中华文化的血脉里。墨子没有提出如何实现他的主张,只是给出了一个宏观远景。
至于技术方面,墨子无可匹敌。他在科学和军事防御上的论述如此详细,叹为观止。
然而,思想比技术更重要。墨子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守城术上,对道德和政治的论述还不够充分,他的学生们很明显继承的军事技术多过思想。
即使没有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,我认为墨家最终也会没落下去。墨家缺乏一种能够把子弟团结起来的思想纽带。儒家始终坚持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生活方式,墨家区别于儒家的只剩缺乏稳定性的兼爱,自然从开始就有被儒家吞并的趋势。
不仅墨家,法家也事实上被儒家吸收,特别是通过荀子及李斯的努力。而自私自爱的杨子学派看起来被儒家道家吸收了自爱自尊的学说。
墨子最令我感动的就是《公输》篇,墨子不发一箭不死一人地化解战争,拯救宋国,最后却不被宋国人感谢,所谓——善战者无赫赫之功。
虽然墨子的学派没有了,但是墨子的主张还在流传,恰如墨子面对被宋国人拒之门外、泰然淋雨的表现那样,只要主张得以实现,学派还有没有,子弟是不是专一,还有什么必要呢?
读完《墨子》,区别于其他百家作品,我想象出一幅墨子的清晰画面:
穿着补丁衣物,蓄着长长胡须的清瘦老人,带领弟子们躲在屋檐下狼狈避雨,表情却很坦然,呵呵笑着,明亮的目光穿透朦胧的雨帘。
墨子怎么说也是一位不拘于现实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理想主义者。
5 个回复
虚幻者巨蟹
赞同来自:
虚幻者巨蟹
赞同来自:
虚幻者巨蟹
赞同来自:
情致格调
赞同来自:
元老院仲裁者
赞同来自: